公司新闻News for us

您当前的位置是:主页 > 新闻聚焦 > 公司新闻

助云贵山区8.2万人“解渴” “80后”专研提水技术扶贫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5-14     关闭本页


云南一处自然能提水15000立方天然心形蓄水池。淼汇公司供图

  中新网绍兴4月28日电(记者项菁)“在云南省昆明市海拔1000米以上的梨坪村和块河村,地面自来水通过千米扬程管道,源源不断输往村子蓄水池中……经过这样的提水系统,每天可为两村庄提水近2000立方米,解决约4800亩土地的灌溉问题。”
  28日,在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马山街道一能源科技工厂的“80后”青年陆伟明,描述了这样一幅“山区解渴”场景。从大学学习计算机专业到思考“如何让高海拔山区人民喝上放心水”,再到带领团队研发自然能提水技术,陆伟明无不自豪地介绍,该技术已经有效解决8.2万人的饮水问题、近8万亩农田的生产问题,每年节省电费2000多万元人民币。
 
贵州一处自然能提水项目竣工后,村民纷纷参与管道铺设。淼汇公司供图
  “一个酷暑,我无意间在网上看到一种可以轻松地把‘大量水、小落差’转化为‘少量水、高扬程’的装置。”善思考的陆伟明当时想,中国很多山区存在缺水或难以提水的现象,如果有这样的提水装置,肯定会改变村民的饮水、用水问题。
  为破解“水在山下流,人在山上愁”的难题,201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的陆伟明正式带领团队开始研发自然能提水技术;2014年,因该项技术,团队获得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组全国行业总决赛团队组冠军;2015年,绍兴通过“人才引进”,陆伟明团队正式“进驻”绍兴地区。
  “山区传统供水方式主要依靠电泵抽水或水窖收集雨水,但用电的话,不仅存在费用高情况,还有供水距离不够长的缺点;雨水更是存在安全性隐患。”陆伟明说,自然能提水技术可以打破传统提水的不足,除了24小时运行,还能增加能量转换效率,减少泵水管道费用,让民众喝上放心又不贵的水。
自然能提水系统原理模型图。淼汇公司供图
  在马山街道一能源科技工厂,一台模型展示了自然能提水技术。水阀打开后,低海拔的小溪开始流动,溪水经过管道产生势能,能量转化后蕴含高压,再通过提水管道,将水送往高海拔的蓄水池中。“整个提水过程不费电、不耗油。”
  在贵州省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分水镇,当地引入该技术后,建起了大大小小38个分水池,当地老百姓亲切地把这些水池唤作“天池”;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东山镇,一座提水扬程达1000米的大型蓄水池,每天都通过自然能提水系统引入1500立方米活水,而每年的维护费用仅为电泵提水的5%。
  据统计,近3年来,陆伟明所在团队通过该技术已经帮助云南、贵州等地解决8.2万人的饮水问题、近8万亩农田的生产用水问题,满足了10万只家禽和1万头大型牲畜的养殖用水需求。截至目前,30余个自然能提水项目投入使用,今年还将有26个项目陆续完成建设。
  不仅通过研发技术助力扶贫,也要让山区人民用水更加安心。陆伟明称,为让提水系统正常运转、及时检修,他们还开发了一款远程智慧管理小程序,通过手机端可以实时查看设备情况,出现紧急情况还可以“一键关停”。(完)